本市動態
廊坊市把主題教育與災后恢復重建緊密結合
讓恢復重建成為干部的“試金石”“磨刀石”
11月13日,記者再次走進霸州市武將臺村時看到:水毀的路面重新進行了硬化,村內道路正在新裝太陽能路燈,新建的變電站即將完工投入使用,133家企業也已全部復工復產……不少群眾告訴記者,這里面凝結著駐村工作組的心血和汗水,“他們就是我們的親人”。
洪水剛退去,霸州市交通運輸局三級主任科員邢賓就帶領駐村工作組進入了武將臺村。群眾情緒安撫、財產損失調查、房屋安全鑒定、村街環境整治、水毀設施重建、入企排憂解難……兩個多月下來,邢賓和同事們每天清晨進村,直到深夜才離開,和鄉親們齊心協力重建家園。
向受災村街派出駐村工作組,是廊坊市加快災后恢復重建步伐,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舉措之一。廊坊市把加快災后恢復重建作為全市主題教育10項重點任務的重中之重,以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良好精神狀態狠抓恢復重建各項任務末端落實,用恢復重建成果和人民群眾滿意度來檢驗主題教育的成效。
提振黨員干部群眾精氣神,打好災后恢復重建攻堅戰,廊坊市深化“五級包聯”,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動作用,市委在災后重建一線現場辦公,向受災縣(市、區)分別派出由市領導帶隊的工作組。同時,從市直78個單位抽調4945名優秀黨員干部,分赴霸州、永清等地63個受災村街(小區),解決災區群眾急難愁盼。
三個多月來,永清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10名駐村工作組組員,一直奮戰在該縣柳園村恢復重建的第一線。從清除淤泥、清運垃圾,到環境消殺、房屋鑒定;從房屋加固修繕、環境整治提升,到照顧孤寡老人、搶種大田作物……駐村工作組沒黑夜沒白天地干,柳園村的鄉親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柳園村黨支部書記周洪江說:“駐村工作組就是村里恢復重建的‘主心骨’?!?/p>
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試金石”“磨刀石”,廊坊市推動各級干部下沉一線、奮發作為。廊坊市抽調市縣兩級1092名黨員干部進駐150個村街,開展了“串門結親”走訪、“助企暖企”包聯、“環境整治”提升等活動;落實“四下基層”制度,組織市直單位黨員干部深入受災重點村街,深入開展環境整治和困難幫扶專項行動。
廊坊市還建立“四幫一”工作機制,對受災鄉鎮重點幫扶。一家市直部門牽頭,一個縣(市、區)、一家國有企業和多家金融機構組成幫扶團隊,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復工復產復市、農田農業設施重建等重點工作,助資金、捐物資、幫項目,解難題、辦實事。
幫助永清縣韓村鎮開展災后環境整治攻堅,廊坊臨空經濟區成立25個工作組、12支黨員突擊隊,分包25個受災村街。臨空經濟區領導帶隊進村入戶,中建八局、中鐵二十三局等15家央企分片支援,先后清理道路兩側及溝渠垃圾6.4萬方,清理垃圾坑54個,修整路面路肩12萬延米,韓村鎮受災村街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提升。
立冬過后,天寒水冷。走進霸州市東楊莊鄉李莊村村民李川家中,室內暖意融融,新粉刷的墻壁干凈整潔。李川告訴記者,洪水過后,他在駐村工作組和村干部的幫助下,加固粉刷了房子,更換了新家具,“現在村里燃氣也已恢復正常,能夠和家人一起暖暖和和過冬了?!?/p>
房屋修繕加固重建,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頭等大事。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是一項硬任務。廊坊市對受災村街房屋修繕加固進行“回頭看”,全面開展質量、安全排查,確保群眾住得安全、放心。同時,一家一戶落細落實災區群眾取暖工作,特別對倒塌和D級房屋“唯一住房”農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組織通過投親靠友、租房等方式,確保每一戶受災群眾溫暖過冬。
“通過強化考核考評問效,進一步提振黨員干部精氣神,再接再厲打好災后恢復重建攻堅戰?!崩确皇形M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將嚴格落實專項考核制度,堅持在災后恢復重建一線考核評價領導班子、考察識別干部,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在災后恢復重建一線得到提拔重用。